聚焦|乔全生教授莅临我院指导国家级课题申报工作
10月9日下午,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乔全生教授应邀莅临我院,在本真楼411会议室开展国家级课题申报专题讲座,围绕国家级课题的申请流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系统分享和深入交流。我院院长郝春涛、副院长周世菊出席,全院部分老师参加。
乔全生充分肯定了我校在科研领域的显著提升与成果,并且鼓励各位教师在申报过程中应精准选题、充分论证,以有效规避问题,切实提高国家级课题申报的几率。乔全生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进行了详细讲解。在宏观层面,他强调申报工作应坚持总体原则,紧扣国家重要战略需求,密切关注年度课题指南与学界动态,以此把握好研究方向。同时,他建议教师们对多方面课题进行广泛探寻,积极吸取经验,将其成果回归到自身的研究专长上。
在微观层面,乔全生指出,课题名称不仅要简洁醒目,还应突出特色。并以中国语言教育为例,建议在设计课题名称时打破学科壁垒,注重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从而凝练出具有教学创新性与学科代表性的课题名称。选题不应闭门造车,而应广泛参考往年成功案例,汲取经验与思路,做到心中有数。
谈及课程名称的设计展现,乔全生教授从整体结构出发进行了系统说明。他强调,设计展现并非简单的资料堆砌,应做到既述又评,对既有资料给予客观肯定的同时,提出个人观点与态度,推动进一步探讨。此外,他还针对细微序号的展示方式进行讲解,并特别提醒各类序号的使用需保持层次表达的一致性,以体现结构的清晰与规范。
在确定标题后,对于研究内容,乔全生教授指出应首先制定详细的研究内容目录,以理清内在逻辑,确保思路清晰明确。此外,要正确把握几组关键概念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价值与意义”、“重点与难点”这两组易混淆的范畴进行了辨析,并指出在语言文字表述上应力求严谨准确,避免笼统概述。
乔全生教授分别对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参考文献等核心环节进行阐述,并重点剖析了各环节的关键要点。同时,他希望本次分享能够帮助教师们在课题申报中少走弯路,鼓励大家将申报课题视为科研训练,持之以恒地投入其中,以打“持久战”的心态积极面对。
学院教师团队就课题组成员的构成、申报人学历等方面,与乔全生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郝春涛对乔全生教授的详细讲解表示感谢。他表示申报社科基金是一项系统性的学术建设工作,是各位研究者对阶段性成果最严谨、最凝练的学术表达。同时,他希望老师在教学时能将这些原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多方面碰撞,在产生出醒目、有特色的题目和完美的学术建筑基础上,以工匠精神打造每一次申报,凭借强硬的专业能力,不断取得突破。
编辑:陈景辉
责编:车梓昊
初审:刘政良
复审:郭建艺
终审:张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