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新起点,携手启新程——我校暖心迎新圆满结束
秋高气爽的九月,山西大同大学迎来2025级新生报到季。校园里忙碌的身影、热情的笑容和井然有序的流程,正默默传递着这所高校的温暖与关怀。为让初来乍到的学子与家长快速完成报到,顺利开启校园生活,学校各部门提前谋划、精心组织,以热情周到的服务迎接新生及家长的到来。
面对大家的担忧,教务部副部长孙洁晶介绍,学校将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合理设置基础课程与学科导论,帮助新生平稳适应大学学习节奏,并通过选课指导讲座,引导学生科学规划四年学业。“大学不是高考后的放松,而是新赛道的起点。”孙结晶强调,学校开设了艺术与审美、创新创业、人工智能等多个选修模块,其中特别融入了大同地方文化相关课程。“我们希望学生既能立足专业,又能拓宽视野,在丰富的课程选择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实现全面发展。”
谈到今年的迎新工作,孙结晶表示学校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系统已经完成了大部分新生的数据采集工作,对于个别无法线上报到的学生,我们通过线下复审方式确保每位同学都能顺利入学。”这种灵活的安排既体现了信息化管理的效率,也彰显了人文关怀的温度。
对于即将开始大学生活的新生,孙结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大学学习需要完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转变。除了第一课堂的专业学习,更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锻炼综合能力。”他鼓励新生积极参与文体活动、社团实践,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身份转变。
在迎新现场,辅导员们将“第一印象”落在了细节里。从校门口的微笑迎接,到各学院精心布置的迎新展板,从志愿者一对一引导,到宿舍楼下的“暖心补给站”,学校在每一个环节都传递着欢迎与关怀。辅导员们亲自参与报到流程,耐心解答家长的疑问。针对初次离家的学生,辅导员指出多种解决方案,帮助他们缓解陌生感和焦虑感,让新生们在踏入校门的第一天就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与新生和家长的交流中,辅导员们收到了许多积极反馈。家长们普遍表示,学校的迎新工作细致周到,让他们对孩子的大学生活充满信心;展望未来,辅导员们将通过组织主题班会、开设学业指导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们适应大学生活;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制定个性化成长计划,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助力他们在大学四年中实现自我成长与突破。
在报到点位前,一位家长表示,送孩子上大学,既期待又牵挂。相比20年前自己上大学,现在的学生条件优越得多,多数家长全程陪同,甚至爷爷奶奶也参与其中,但字里行间展现出对孩子第一学期适应问题的浓浓担忧,特别是心理、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希望孩子们能够更快地蜕变自己。
校园报到核心区域设置的“新生服务驿站”更是一道亮眼的风景线,他们主要负责机动支援、举牌引导、前点接待等工作,轮流值班。大学生志愿者们分工协作,既为新生及家长提供了“全方位”的便捷服务,又缓解了新生及新生家长的陌生感与焦虑感。一位志愿者分享道:“看到家长帮新生搬运行李,感受到了亲情温暖。遇到和善健谈的家长,交流也很愉快。”虽然工作辛苦,但看到新生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一切都值得。
这场迎新不仅展示了山西大同大学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也为新生们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营造了温馨、和谐的氛围。在学校教务部精心设计的课程体系和辅导员全方位的支持下,希望2025级新生能在这里茁壮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文字:连广莉
图片:梁艺哲
编辑:张梓彤
责编:车梓昊
初审:刘政良
复审:郭建艺
终审:张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