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来我院考察交流

616日上午,信阳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吕东亮、副院长陈长旭等一行4人,到我院就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实践教学、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考察交流。院党委书记张波,院长郝春涛,党委副书记郭建艺,副院长周世菊、王秀慧,团委书记杨玲参加此次考察交流活动。

院长郝春涛介绍了部校共建山西大同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的有关情况,并分享了学院在部校共建框架下探索形成的特色发展路径和宝贵经验,特别是以部校共建互聘交流为契机,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协同育人平台、打造全方位合作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学院以培养“时代特征、大同特点、同大特质、区域需求、行业认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3个专业文理融通的跨学科优势,放大5个实训团队的专业实践效应,在服务地方文旅产业、大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地方文化传播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也坦承,学院存在着师资设备不足、适应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能力不足、对接社会需求不足等问题。

吕东亮介绍了信阳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的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的有关情况。学院现有戏剧与影视、戏曲与曲艺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动画4个本科专业,其中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教学过程中,既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也注重夯实专业基础,但囿于各种资源条件限制学院专业发展遇到瓶颈,他希望通过和我广泛深入的交流,进一步推动新文科建设促进文理交叉融合、实现学科综合发展,同时也希望两院能加强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周世菊分享了我院实践教学、服务地方等方面的经验与心得。学院持续开展文理课程交叉设计,夯实学生理论基础,促进知识转化与应用;拓宽思路,增设与社会需求一致的课程;与地方宣传、文旅部门紧密合作,参与省市各种新闻报道活动、校企合作开展新媒体运营。同时鼓励5个实训团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使学院成为学校的“获奖大户”,以赛促学,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王秀慧介绍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及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点有关情况。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需不断推进转型发展,加强交叉融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以丰富其内涵并拓展多样性,重点吸纳具有计算机、艺术学(或设计学)、影视制作等相关背景的硕士及以上人才,强化教师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方面的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进而拓宽数字媒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提升整体就业率。新闻与传播专硕点目前有3届学生,正在摸索研究生培养的经验,也希望2017年就已开始研究生教学的信阳师大传媒学院在这方面提出宝贵意见。

信阳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陈长旭、实践教学中心主任范少华、办公室主任左智铖还就研究生人才培养、实验实践教学、服务地方、实验室建设、日常教学科研管理、教学科研团队打造等方面的问题,与我院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张波指出,此次考察交流活动加深了两个学院之间的友谊,为未来进一步开展合作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双方在今后能够持续加强沟通,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多领域展开更广泛深入的合作,携手推动传媒教育事业的发展。

文字:冀胤秀

图片:范代红 彭怡菲

编辑:张梓彤

责编:车梓昊

一审:刘政良

二审:郭建艺

三审:张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