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媒学院是山西大同大学唯一的“部(山西省委宣传部)校共建”学院,也是省委宣传部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的最年轻的学院,下设新闻系、数媒系两个系,及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技术三个专业。学院拥有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和数字媒体技术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新闻学校级特色专业,是学校倾力打造的“兴文科”建设重点单位。
2001年,开始招收新闻学专业首批全日制本科生;2011年,新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并开始招生;2017年设新媒体传播专业方向,2019年,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获批。
2018年12月,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挂牌成立,与文学院合署办公;2022年5月26日,隶属于文学院的新闻学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和隶属于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从原学院剥离,正式合并组建为新闻与传媒学院。
学院教学科研设备总值400余万元,实验室面积1000余平方米。学院以为地方培养专门人才为中心,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一、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在编教师45名,其中专任教师38名、教授6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外聘专业导师10人,特聘教授1人,具有行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3人。入选首批“三晋英才”1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山西省高校“131工程”领军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山西省文化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人,山西省科技信息专家1人,河北省科技信息专家1人。大同市学术科技带头人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
二、教学科研
学院以“加强实践性、突出地方性”为总体办学思路,立足大同,面向山西,大力实施“文化引领、内涵发展、转型升级、人才强院”战略,构建“部校共建、院媒协同、实践育人”的培养机制,实施“采写编评摄录播”一体化教学;以“人品、特长、贡献”为标准,不断深化部校共建、推进内涵发展与特色发展、培养新闻与传播卓越人才,大量优秀人才供职于国家级、省部级媒体。
三、专业介绍
(一)新闻学专业(四年制本科,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秉承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理念,以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既具有坚实的多学科基础,又具有良好动手能力的新闻传播专门人才,满足地方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需求。
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学概论、新闻摄影传播学概论、 新闻摄像、新闻编辑概论、媒介经营管理、广播电视新闻学、融媒体新闻实务、中国新闻事业史、网络传播概论、新媒体编辑实务、媒介伦理与法规、新闻评论、外国新闻事业史。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系统的新闻基 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新闻采、写、编、评、播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 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和新闻传播规律,了解新媒体技术,能够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在各类新闻机构及其他传媒单位、企事业宣传部门从事新闻宣传、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新闻与传媒学院微知闻团队进行学校重大活动采写报道
(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四年制本科,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网络与新媒体”是我校为适应当前网络与新媒体的高速发展而设立的专业。本专业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以“一专多通、以通结群;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突出应用能力、重视实践教学、强调复合型素质是新媒体传播专业的发展特色和主要方向。与凤凰传媒集团展开战略合作,在教学设计上体现实训化和前沿性的特点;拥有一支在新闻传播学领域教学和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并经常聘请在地方媒体一线工作的编辑、记者来院授课;本专业拥有设备先进的融媒体实训基地,学生可依托实践基地在校内开展充分的新媒体实践操作。学生本科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媒体概论、新媒体编辑、新闻摄影、新媒体创意与策划、新闻摄像、新媒体营销与管理、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新媒体伦理与法规、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等。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富有社会责 任感,适应当代社会各行业数字信息化、移动互联融媒化和产业化发展需要,掌握新闻传播基础理论和网络与新媒体基本应用技能,通晓网络与新媒体传播政策和法规,具备全媒体融合信息化素养与创新创业能力,新媒体信息采编、新媒体策划与传播、视频策划与制作、融合媒体运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传媒人才。
(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授予工科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我校是山西省首家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办学单位,2011年起招生,2017年入选教育部“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项目”首批合作院校,2020年申报成功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校外‘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建设”项目,构建起多元协同育人平台,全面提高学生培养质量。2020年获批山西省一流本科专业,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学院重视培养本专业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学生实践创作取材聚焦于晋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采用新媒体、新技术创作了包括虚拟现实系统、MG动画作品、微电影等200余部高质量作品,获得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项80余项。近三年来,本专业5门课程获批山西省精品共享建设和培育课程,申报成功省教改项目8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学生就业率80%左右,在校友会、武书连等第三方评价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已发展成为区域高水平专业。
核心课程: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与应用、计算机图形学、网站设计与开发、虚拟现实技术、游戏创作基础与实践、数字音频处理技术。
培养目标: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面向文化创意、数字创意产业,依托教育部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强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培养能够在数字媒体技术及互联网媒体等行业工作,具备游戏开发、影视动画创作、网络软件开发等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